引领中青年教师队伍健康成长
文章来源:《求是》 来源:ok138太阳集团中共复旦大学委员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要办好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关键是有一支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教师队伍。
当前,在高校教师队伍中,中青年教师占很大比重。以复旦大学为例,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约占全校教师总数的60%。这些教师正处在创造力旺盛的时期,未来几十年正是他们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施展才华、大有作为的时期。对高校而言,树立正确导向,引领这支队伍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应该看到,中青年教师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他们经历了更好的成长环境和全面系统的学术训练,更加自信、更加开放、更有活力。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他们身上还存在一些不足:有的从校门到校门,缺少实践锻炼、社会生活磨练,经历相对单一;有的对国情社情民情缺乏深刻了解,对社会转型期的矛盾和问题缺少正确认识;有的自我意识比较强,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感相对淡漠;有的在国外生活时间较长,容易拿国外的发展水平和我国进行简单类比,对我国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价值观念存在模糊认识。
如何帮助和引导广大中青年教师克服不足,健康成长,是高校党委一项极其重要的政治任务。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坚持做到五个导向。
坚定政治方向。政治上的坚定源自理论上的清醒。高校党委的首要责任,就是要把广大中青年教师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引导他们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心同德、同向同行。
牢记国家使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高校教师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而解决我国前进路上遇到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又给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使命。在这样一个伟大时代,我们要着力引导中青年教师把个人兴趣与国家战略结合起来,把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承接重大任务,争取重大突破。
强化社会责任。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日益增强,需要高校教师在引领社会风尚、凝聚社会共识、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中发挥带头作用。要引导中青年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发出理性声音,激发和传递正能量。
坚持育人为本。我们所培养的学生能不能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根本上取决于教师能不能担负起立德树人的责任。我们要引导中青年教师把立德树人放在学校工作的中心,把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放在立德树人的首位,引领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培养国家民族未来的栋梁。
树立优良学风。我们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风气,既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有益文明成果,又要立足中国实际,研究中国问题。要弘扬“十年磨一剑”的学风,克服急于求成的心态。弘扬团结包容的风气,引导中青年教师主动参与集体攻关,加强沟通、包容、协同。
真正将这五个导向落到实处,需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加强教育引导。要对中青年教师加强思想理论教育,使之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加强党史国史教育,使之深刻认识为什么西方的发展道路不适合中国;加强法制教育和学术规范教育,引导其遵纪守法,严谨治学。
强化实践锻炼。让广大中青年教师走出校门,通过深入的考察实践,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增强实现中国梦的信心。通过有针对性的社会调研,让中青年教师深入基层一线,使自己的学术研究与社会现实结合得更加紧密。通过有计划的挂职锻炼、交流任职,使中青年教师更加真切地感受国家跳动的脉搏,了解国家的重大需求,融入国家发展的洪流,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服务国家发展。引导中青年教师围绕国家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深入研究,推进理论创新,构建中国特色的概念、范式、理论框架和话语体系;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开展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方案建议;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推进产学研合作和协同创新,努力实现核心技术突破;引导中青年教师发挥国际交流活跃的优势,更好地向世界宣传和展示中国。
改进评价体系。通过发挥学术评价体系这个指挥棒的作用,明确将服务国家、教书育人、学术贡献、团队合作等作为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推行“代表作”制度,更多地关注那些经得起历史检验、高质量、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多维多元地评价教师的贡献,让那些呕心沥血培养学生的教师,为国家战略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勇攀科学高峰的教师,默默无闻从事基础工作的教师,都能得到全面公正的评价。